职场写作网

导航栏 ×
职场写作网 >地图 >工作总结 >

观察树苗的日记

观察树苗的日记

时间:2025-06-04

最新观察树苗的日记(汇总9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妨将其写成9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植物成长心得体会及感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1

十一月一号和二号在县中心幼儿园举行了新教师基本功大赛,我有兴去听了她们的课,尽管都是一到三年教龄的新老师,但是她们的课上得都很出彩,令我大开眼界,虽然大部分老师上的是艺术课,但她们的选材都很新颖,使我又看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县园的李老师上的是一节艺术课,她选材就很特别,她选择的材料是锅链、苍蝇拍、大勺、小勺、蒲扇、塑料袋等等一些废弃物品,让孩子自由探索。活动中,教师除了提供大量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尝试,孩子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动手能力也很强。

还有一位老师选的题材也很特别,在瓶内作画,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孩子们也特别有兴趣,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沉稳和从容。

我园的朱老师上得也是一节艺术课,《放烟花》,用棉签来作画,很好地把一堂生动活泼、充满自主性的活动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思路清晰,构思巧妙,最重要的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进行操作的时候,老师细心的指导,并且还配上了轻松优美的音乐,使幼儿在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作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

还有其他老师的.课上的都很不错,其中两位老师上的是室外课,都很精彩。在听了这些教师的课后,我感到她们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大胆的发言,探索,教师语言流畅、教师思路清晰,小结到位。整个教学活动步骤清楚,每个段落,层次结束后,教师都清晰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总之,我听完这几节课后触动很大,我想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科学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一些。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2

儿童观察力的发生、发展比起其他能力相对要早一些,因此在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就更为显著。充分利用科学启蒙活动的优势,教孩子在观察中学会观察,是科学启蒙活动的教育目的之一。

学生在校要写作文,家长也希望孩子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有些孩子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记流水账,或车轴施话来回说,废话连篇。我们知道作诗行文是离不开观察的,观察力强的学生往往能把一件事描写得形象逼真、生动具体,特别是能把烘托主题的某些细节描述得很人微,而观察力较差的孩子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大概,见树不见山,作文内容怎能不空洞呢?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后人对此颇有疑问,为何同在四月里,一个“芳菲尽”,一个“始盛开”呢?宋代大科学家宋括开始对此也大惑不解,直到有一次他登山游历,时值四月,发现山下桃花已谢,而西山上的桃花正在盛开,方才恍然大倍:原来山上山下气候不同,才有此奇观。由此十分叹服白居易的观察力。

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因茅草割破手指而细心观察,发现了茅草叶边缘的小齿,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银子的故事,有口皆碑。古今中外,又有多少科学家、文学家的'不朽发明、传世之作,不是在对外界事物的敏锐的观察中产生的?既然观察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呢?

首先,培养孩子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幼儿的心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他们还不会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经常被事物表面的一些新异的特性所吸引,而看不到事物本质的、全面的特征。因此成人在科学启蒙活动中可以根据观察内容帮助孩子确定目的要求,逐步引导孩子学会根据任务来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样的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才能有意识地采集信息,使观察富有成效。

其次,是指导孩子制订观察计划。学会制定观察计划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又一个方面。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观察中往往无次序、无规律,左顾右盼。成人可以指导他们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可以按照事物本身先后J顷序,也可按照从外到内、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学会制订观察计划,为以后的独立观察打下基础。

再有,成人要帮助孩子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基本的观察方法有:

(1)记观察日记,这样可以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引导观察的进一步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

(3)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的不同特征,这样可以使观察更全面。

总之,观察是科学家启蒙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要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会观察。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3

三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三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春天的日子里,我们幼儿园的全体师生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植树节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激发孩子热爱幼儿园和自然的情感,我们特意以“添一片绿,添一片美”为植树节活动主题。

3月12日,儿童保育主任利用休息时间,通过谈话、解释和发起倡议,激发所有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其次,下午2:30,各班老师采取各种方式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这个植树节的有效实施有三个特点:“忙”、“乐”、“更”:

第一,忙

1.鉴于幼儿园场地有限,秦主任正忙着与两位园长讨论如何做好植树节活动,并将此实践活动作为开学传统节日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2.教育局长正忙着召集所有老师讨论交流,打算通过集思广益,在每个班级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3.每个班的老师都在忙着为植树节活动制定计划,及时召开家长会,有效利用家长的资源,为这次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父母朋友都比较忙,都在积极争取第一。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教室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盆、可乐瓶、盛水的容器、小铲子、小种子、土豆和大蒜。

园子里从上到下,里里外外都很忙,组织这个植树节忙得不得了!

第二,音乐

植树节活动应该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植树节”。因为快乐挂在每个参与者的脸上,好开心好开心!园区领导因为这次活动的有效开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师们为班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而微笑;孩子呢!植树节活动中,我享受到了伙伴们的合作和我那双嫩绿的小手。

第三,更多

1.有很多人

虽然是开学最忙的第一周,但在稳定孩子入园的前提下,所有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人数众多。

2.有很多程序

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由公园的'总体规划和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不同主题的不同子规划组成。可以说,方案总是分的,详细的,多的。

3.形式有很多种。

孩子的年龄不同,参与活动的方式也不同。小班以民谣、种植、浇水、参观周边绿植等方式进行;中产阶级是通过看植树节活动视频、共植、展示成果来进行的;第一节课是通过讲故事,通过多媒体学习树与人的关系,手工种植花种进行的;大二班级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树木类型、种植和绘画。

4.收获更多

在植树节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植树节,掌握了种植技能,还学会了与同龄人合作,收获了友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我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了热爱园林、热爱自然的情感。

总之,这次植树节的组织是成功的。我们公园将借此活动总结经验,找出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努力做好传统节日教育,让公园里的所有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未来生活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4

设计意图:

大树是人类的朋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大树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人们赋予大树许多美好的故事,而大树的形象也被人们描述出千奇百怪的神奇模样,通过这节课让幼儿大胆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作为本节活动的重难点。同时通过这节课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描画的手法画树,体会画线描画的乐趣。

2、能够大胆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课前铺垫,认识各种常见的树,了解树的构成。

2、幼儿已有画线描画的经验。

3、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1、观看ppt,了解自然界中神奇的树A、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B、问:这些树和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总结:这些树很神奇,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由园艺师傅们修剪出来的。

2、教师进行范画。

老师也来做回园丁,种一棵神奇的树,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的这棵树是怎么种出来的?首先慢慢长出的是枝、干的部分接下来长出来的是一个个小叶子,树上还会有什么呢?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看完了这些画你们是不是都很想来亲自试一试呢,现在老师就聘请你们来当我的小园丁,种出一棵属于你的神奇大树,一起来试试吧。

4、评价、赏析鼓励有创意的幼儿。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5

星期一,老师让我们观察一盆海棠花。

从远处看,盛开在绿叶之中的海棠花,颜色非常鲜艳,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火焰,与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近看才发现,原来海棠花的花朵是由许多小花朵组成的。每一朵小花都像一滴红色的小水珠,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完全开放的海棠花颜色火红,就像孩子们的笑脸,他们笑得可真甜啊;即将开放的海棠花刚刚绽开了一、两片花瓣,就像是一个小号角,我仿佛听到远处传来“嘟嘟嘟”的号角声;还未开放的海棠花则被绿萼环抱着,就像一个绿色的酒杯中盛满了深红色的葡萄酒,我真想端起来品尝一下它的美味……

如果说海棠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那么海棠花的叶子就像是她的衣服。可能与阳光的不均匀照射有关吧,圆圆的绿叶前端是深绿色的,后面则是浅绿色的;细细的叶脉均匀分布,与叶边一圈小锯齿组合起来,形成了这件绿衣的特殊花纹;最神奇的是,叶子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是用来“保暖”的,非常可爱。

支撑海棠花的花茎有的比较纤细、有的比较粗壮。纤细的花茎像姑娘柔软的腰肢;粗壮的花茎则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挺拔的身躯。

我爱这棵美丽的`海棠花,因为它装扮了我们的教室,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妈妈给我买了一枝身穿绿色衣裙的香水百合,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插在透明的花瓶里。

我趴在桌子上,仔细端详着百合花,发现香水百合的花苞是绿白相间的,每一个花苞是由六片花瓣组成的,每一片花瓣上有一个粉红色的小尖头。还有那翠绿的叶茎足有45厘米长,长长的茎旁还有一些绿叶点缀着!我仔细看绿叶们,发现每一片绿叶上都有5-6条条纹,还有几片叶子簇拥着百合花,挡住了香水百合美丽的脸,就像一位腼腆的小姑娘,不敢把脸露出来。

我等待着、盼望着看到香水百合的真面目……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6

有人说:文竹象征着永恒,爱的永恒,梦想的永恒,生命的永恒!

——题记

院中央的老槐树又迎来了生命的春天,淡粉色的花朵汇成了一道亮眼的瀑布,直引得蝶舞蜂绕。槐花的香味是那般馥郁,那般浓烈,萦绕着整间小院,满院生香。

一大群孩子围在槐树下,惊叹着,称赞着,我拍了拍胸脯:“我也能让植物开出这么美的花!”“植物呢?”“植物……植物”我涨红了脸,环顾四周,指着墙角的一株盆栽,“喏,就是它!”“不会吧”,“怎么可能”,“哈哈哈……”,孩子们在哄笑中散去。

那是一株文竹,一株普普通通又毫无光泽的文竹,病怏怏地斜插在黝黑的土壤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它在风中摇摇欲坠,像是几乎熄灭的火苗,那般无助,那般无奈……因此,它一直被搁置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饱受风霜。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植物,径直走向书房,为它安置了自己的“家”。轻轻地擦拭掉叶子上的灰尘,我静静地端详着它,枯黄的叶片上脉络清晰可见,一条条叶脉纵横交错,十分神奇。静下心,我丝丝地抚触文竹的每一寸叶脉,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它的心跳,生命的`气息是那样强烈,那样不甘平庸!那刻,我幼小的心中有了一个永恒的梦想:让文竹开花!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我独自窗前,浇花修枝;

粉莲初放,雨打芭蕉,我静心看花,细心育花;

雁归南方,云卷云舒,我与花相坐,相顾相语;

白雪皑皑,洗尽铅华,我望花入眠,对花成痴。

一切,只为静候花开。

年复一年,风儿白了树梢,又绿了芭蕉,文竹一点一点地汲取着生命的养分,一日一日地长高变绿。我呢,一颗稚心也在渐渐地趋向成熟,趋向睿智,我与文竹共同成长。

又是一个无人问寂的夜晚,我拖着困乏的身躯,孤立窗前。此时此刻,月光的酒调得清淡,给人些许醉醺醺的感觉。我默默地注视着那盆茂盛翠绿的文竹,俯身倾听,我又似乎听见文竹拔节而成的声音,每一片叶间都散发着活泼馨香的气息,每一根枝间都洋溢着文雅高贵的气质……看着,看着,我疲倦的心得到了一种慰籍,一种温暖。

我知道文竹开花很难,需要很长很长的过程,但我却从未放弃过,因为我与文竹共同成长,我们是彼此的伙伴,彼此的信念,彼此的永恒。

郑板桥先生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一小盆文竹早已在我的心里种下了最美的花朵,那是永恒的美丽……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幼儿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热爱环境的情感。罡城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传统的节日,开展了"小树伴我成长"系列教育活动。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开展活动,如小班幼儿开展了"我给小树穿花衣";中班幼儿开展了"我给小树松松土、浇浇水";大班幼儿开展了以家庭为小组的"种植小树苗"等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植树节的意义,了解了树的作用,激发了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感情,培养了孩子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植树节每年只有一天,而绿化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罡城镇中心园将让每个孩子都和小树交朋友,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8

活动意图: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 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 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小鸟和树之间的情感。

2、用欢快和哀伤的情绪唱同一首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鸟给大树唱歌

在《去年的树》这个故事中,树最爱听小鸟唱歌了,你们想听吗?

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小鸟对树说了什么?你觉得好听吗?从哪里看出小鸟和大树是最好的朋友?

二、学小鸟唱歌。

1. 幼儿跟教师按歌词的节奏念歌词1~2遍。

2.老师清唱歌曲,幼儿轻轻哼唱1~2遍。

3、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用抒情优美的声音唱出小鸟和树之间真挚的情感。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欢快和哀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尝试1~2遍。小鸟和大树在一起的时候,每天站在枝头给大树唱歌,那个时候它心里怎么样?(很高兴的)我们用和高兴的心。情演唱一次这首歌。小鸟不见了大树这个时候它的心里又怎么样?(很难受)我们用这样的心情也来演唱一次这首歌曲。小鸟看到树变成火柴时,是用什么样的声音给树朋友唱歌的?(用哀伤的情绪演唱。)

幼儿分角色演唱,一半幼儿扮演树,一半幼儿扮演小鸟。

互相角色对换。

附《唱给树的歌》歌谱:

1=B 6/8抒情地

6 5 5 6 5 | 4 3 2 1 0 |6 5 5 6 5 |4 3 2 5 0 | 1 1 2 1 0|

亲爱的树儿 我的朋友,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啦啦啦啦

请接收我的 美好祝福,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6 6 7 6 0| 6 5 5 6 5 |4 3 2 10 ||6 5 5 6 5 |7 6 5 10||

啦啦啦啦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让我 们一起 唱这首歌。

活动延伸: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陪同练习。

活动反思:

歌曲《唱给树的歌》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充满了童趣。幼儿在听听、唱唱、中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着,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活动中教师投入的表现,孩子们才能收到感染和同化,真正的投入到歌曲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观察树苗的日记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活动准备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柳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

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活动延伸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文章来源:http://www.zcd17.com/z/57861.html